親師如何良性互動

「某某老師,昨天教育局長官打電話來,說有家長投訴你班級經營不當……」家庭訪問

班上家長接到我希望前往家庭訪問的電話邀約時,
內心中充滿了感動,溢於言表。
也就是在這種完全互信的氣氛中,
使得我跟家長間建立了密切的溝通管道,
這對我輔導班上孩子,有著莫大的助益。

目的

1.了解孩子的家庭背景、健康習慣及生活習慣等,作為爾後指導學生的參考。

2.提出學生的問題,與家長共商改進方法。

3.使家長了解孩子在校情形。

4.彌補家長缺席學校日的聯繫。

因材施教

老師可以依據個別需要,排定家庭訪問的時間。家庭訪問是非常累的差事,我的建議是乾脆排密集點,集中在大概一個月至一個半月之內把它完成。至於時間的安排方面,至少要在開學二、三個月以後,等老師逐漸熟悉孩子之後再進行,應該比較適當。原則上,第一次的家訪最好是全面性的,爾後再視需要對個別孩子進行額外的家訪。

國小教育除了教導學業以外,更要形塑孩子的健全人格。傳統上,孩子的學習成就不佳,或是行為有所偏差,常常是被貼上個「不認真」的標籤,便被暫時擱置在一旁。

其實,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,他們都因為許多個別的因素,才造成眼前所見的問題。身為老師的我們,如果在時間允許之下,實在有必要抽空做個家庭訪問,以進行深入的了解。

我們的教育對象是全班的學生,因此,我的建議是,如果時間允許,最好是全班的家庭都去走訪一次,有些你以為沒問題的學生,在實際造訪家庭之後,或許你會驚訝地發現一些潛在的問題。

 

家庭訪問的必要性

到底需不需要做家庭訪問?

有人認為,家庭訪問是那些菜鳥老師才需要做,資深老師憑其豐富的教學經驗,只要一看到學生的外在表現,就能確實掌握孩子的大概情況,並施以適當的教育。

就我個人觀點,我不認為資深老師挾其豐富的教學經驗,便能夠一眼看穿孩子的一切。這就好像再怎麼醫術高明的神醫,也不可能僅只透過電話問診,便能遙控看診下藥;一定得要親自跟病患面對面,透過正式的診療程序,才有可能掌握到病情,並開出適當的藥方。

 

前置準備

首先,您得先把孩子的輔導資料調出來,看看過去的老師所做的行為輔導紀錄。在此,我想特別強調的是,對於其他老師對該名學生的評語,您僅只需「參考」就可以,不必因此將孩子貼上標籤。在輔導記錄手冊中,還有孩子的成績資料,您也需要加以查看,對孩子在各科的表現,有個基本的概念。

接著,您還可以根據資料,找到孩子在校的上一任導師。並親自撥空跟該老師進行訪談,請他告訴您一些關於該生的家庭及個人的資訊,順便可以請該老師給您一些建議。

您需要準備一本手冊,將上述各種有用的資訊,做下記錄。在進行家庭訪問時,可以一併帶去,但不應該拿給家長看。

在家庭訪問之前,有些學生的身家基本資料,可以在輔導資料手冊中查到。另外你還可以依照自己教學及輔導的需要,先設計一份問卷,請孩子先拿回家給家長填寫,並盡快回收,以協助你事先取得一些有用的資訊。

 

訪安親班

一般人提到「家庭」訪問,直接聯想到的就是去拜訪學生的家庭。而我的家訪範圍卻還涵蓋了學生的課輔班(或安親班)。

隨著社會的變遷,愈來愈的多家長必須工作到深夜才回家,這類家長習慣將孩子的課後時間,託付給課輔班代為照料。對這些孩子而言,安親班已成為他們生活的另一個重心,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,因此有必要對其環境有所了解

 

搭檔前往

在前往學生家庭進行家訪時,女老師應特別注意自身的安全問題,最好協調其他身強體壯的男老師同行。至於男老師方面,如果當天學生家裡只有女主人在家,也應考慮是否會惹來不必要的麻煩。這些敏感的問題,應該做妥善的考量與安排。

有一屆,我接了一個很特殊的班級,有多位資源班、資優班的學生,其他單親、父母疏於管教,或管教不當者也不在少數。因為我是男老師,長得也很安全,所以對一般的學生,我都是單槍匹馬前往家訪。但前往幾位特教學生的家裡,我則會另外協調相關的特教老師一同前往。

 

訪談內容

1.家庭狀況,生活情形。

2.生在家溫習功課情形。

3.學生在家起居作息情形。

4.學生與家人相處情形。

5.學生在家交友情形。

6.家長管教上的困擾。

7.家長管教的態度。

8.家長對學生的關切與希望。

9.家長對學校的希望。

 

注意事項

  1. 在時間物力有限之下,還可以做更有效率的安排。
  2. 有些格式化的資料,可以另行填寫。
  3. 部分個案除家訪外,仍須長期追蹤觀察,才可以見到問題的核心。
  4. 記錄表的內容與格式應不斷改善,以求臻至盡善盡美的要求。
  5. 觀察項目應以孩子生活的重點為主。如觀察寫功課的環境是否整潔,家長的教養態度,娛樂型態,觀看的節目內容等。
  6. 對於任何影響孩子的關鍵因素,都應該盡可能接觸觀察。
  7. 避免不必要的紛爭,做好保護自己的措施。例如避免與異性的家長,做一對一的單獨會面。


如果這是某一天的早上,你的校長特別邀你到校長室,所跟你講的第一句話。不知你心中作何感受?

如果你運氣好一點,你會碰到一位比較「有肩膀」的校長,他可能會接著問你:
「事情是怎麼一回事,是不是跟家長的溝通出了什麼問題?」

了解原委之後,如果真的錯不在你,接著他會跟你站在一起,適當地安慰你:「別太放在心上!」,並跟你共商接下來的解決之道。

如果在討論之後,發現老師本身確有疏失,校長也會給予適當的糾正。糾正之餘,但同時也會幫你解圍,好讓你在教學上有學習成長的機會。

我碰過這種好校長,我也相信在台灣還有一些這種好校長。但如果不幸的,你所遇到的校長,是那種怕死家長的校長。那麼,一聽到有人告到教育局那邊去,他大概會不分青紅皂白地採取類似「壁虎」的自保態度,那就是斷你這個尾,來保全他自己。碰到這種情況,我們基層教師也只能無語問蒼天了。

在這個言論高度自由,但也言論高度氾濫的社會裡,謠言、冷箭滿天飛。冷不防地,任何老師都有可能被暗捅一刀。如果我們確實有錯,確實該好好自我反省檢討一番。但有時卻是無辜蒙受到不白之冤。等到被家長投訴,再多的辯駁,也無濟於事。更重要的是,就算是得以平反,但深深的傷害卻已造成。所以根本之道,還是要讓這種遭家長背後投訴的事情不要發生。

相信每個被家長投訴的老師,心裡都有一個最大的不平。那就是,為什麼家長從來不曾跟我反應過任何意見,甚至連我的學年主任也未曾接受過陳情,就直接跳到教務主任、校長,甚至更高的教育局層級告狀。這樣的作法似乎擺明了要把他個人認定的「不適任」老師請走,完全不留一點溝通的餘地。如此作為實在有失厚道,也非良性溝通的方式。

真正的不適任老師被投訴,這是理所當然,我們在討論中先予以排除。說起來其實很諷刺,常常被投訴的老師,未必是那些最不適任的老師,反而有些「太認真」的老師,常常莫名其妙被投訴。這種情況對這些好老師而言,真是莫大的打擊,情何以堪。

如果你跟家長的關係常常觸礁。我的建議是,不妨試著跟家長建立好的關係。有時間就去各個家庭訪問一番,時間不允許的話,至少也要勤於打電話。在這些互動關係中,家長如果對你有什麼不滿,他大概都會直接跟你反應。譬如說抱怨功課太少,當場你就必須先給他有個簡單的回應。接著,在接下來的幾天內,你或許可以讓功課稍微多一點,算是對他意見的回應。幾天過後,你就可以恢復常態。我的經驗是,至少有做處置,家長就不至於緊咬著不放。這樣的處理也不至於影響原來的班級經營模式。

還有另一種要堤防的是,有些家長會無理取鬧。在此我舉一種典型的例子,譬如學生偷竊,老師加以訓斥一番。結果有一種家長非但不知羞愧,反而惱羞成怒。如果惡劣一點的,他可能抓住老師在這個事件上處置的小缺失(如體罰,或大聲責備),加以做文章,試圖把事情鬧大,蓋過他孩子偷竊的事實。

另外一種則是懷恨在心,表面上甚至對老師行禮如儀,對班級繼續熱心投入。暗地裡卻四處造謠生事,甚至暗捅一刀。這些都是我在校園裡所親歷或親聞,相信很多老師也都有過類似的經驗。

當然,一副看來「菜鳥」模樣的老師,也常常會被家長刻意刁難,甚至製造事端要將老師轟走,以迎來他們心目中認為的「好老師」來接手。這種情況也很常見,第一年教書的資淺老師,一定要特別注意這種情況,並擬定處理策略。

要扮演好老師的角色,除了滿腔熱忱以外,更要拿出圓熟的手腕,靈活地處理親師生之間的關係。站在教育的良知,在處理孩子的過錯時,最好能私下處理,保全孩子的後路。另外也要顧慮家長的因素,在處置上盡量圓滿細膩一點,以教育教導為原則,而非以處罰或留下記錄的方式來處理。

無論如何,一位盡職的好老師,不應該都只會推卸責任。當面臨到家長的投訴之時,我想最合理的態度,應該是在第一時間先反省自躬,深切地檢討自己是否真有疏失。我相信除了極少數不講道理的家長外,在多數情況下,恐怕被投訴的老師自身也多多少少有些缺失。如果總是一付「錯都在他人」的態度,相信對個人教學成長,將不會有幫助的。

拿出你對教育無私的愛,儘管去付出吧。既然有家長會去投訴,如果你真的是一位好老師的話,我相信也一定會有更多支持你的家長,會在適當的時間給你必要的支持的。對於來自家長的聲音,我覺得應該以參考、尊重為原則,但班級的大舵還是應該緊緊掌握在專業的你的手中,千萬不要為了家長的因素,而輕易放棄了你的專業堅持。

神奇魔法

前面的話

我很喜歡老師這份工作,因為我覺得每天跟純稚的孩子們膩在一起,不知不覺當中自己好像也年輕了一、二十歲,有時都忘了自己已經卅好幾了,走起路來也跟孩子一樣蹦蹦跳跳的,甚至上下樓梯都二三階當一階走,每天都快樂得不得了。

不同於大人世界的兇險,孩子的心地是那麼樣的善良,有一句話說得好:「要找壞孩子?那可要打著燈籠都未必找得到呢。」靜下心來,您會體會到,孩子們充其量只是調皮、不懂事點罷了,絕對不至於到達「壞」的程度。用「壞」這個字來形容這些天使般的孩子,實在是太沈重了些。

還孩子公道

在大人世界裡,如果兩個人之間起了糾紛。覺得自己權益受損的一方,無不想盡辦法,要給對方一點顏色瞧瞧,甚至希望對方受到報應,方能一解心頭之恨。但在孩子的心思裡頭,可沒那麼壞心眼。孩子們如果覺得自己受到了委屈,他所希望得到的,通常只是還他一個「公道」就足夠了。

如果有一天,甲小朋友哭哭啼啼地跑到您面前,哭訴他被乙小朋友欺負了。您可不必大張旗鼓地把乙給抓來,嚴加拷打一番。您其實只要讓兩位小朋友當面對質,釐清事情的真相。通常雙方面都多多少少有錯,接著您就按照在這過程當中犯錯的邏輯順序,依序釐清每一個環節的是與非,並在各個環節都適度地還給受委屈的一方一個公道,並告誡犯錯的另一方,通常事情就能獲得解決了。

如果在這當中老師不能明察秋毫,讓孩子覺得他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,這將對孩子的心靈造成極大的傷害。我尤其不贊成老師脫口而出:「怎麼又是你惹事了!」即使是一位每次都犯錯的孩子,也不保證在這次的事件,他一定是肇禍理虧的那一端。老師應該撇開既定的成見,完全將本事件獨立出來調查,確實釐清是非,還給受冤屈的一方合理的對待。

如果老師憑著既定印象裁判是非,或是含糊地裁示「反正吵架就是雙方都有錯」。這樣對那些所謂「問題孩子」來說非常不公平的。根據畢馬龍效應,老師如果這樣對孩子貼上標籤,將會造成這名孩子的行為愈來愈偏差。

虛擬寶物

我覺得每位老師都像是個法力高強的魔法師,隨手一揮就能憑空變化出非常多神奇的寶物。接著,老師們就抱著這些變出來的神奇寶物,賞賜給孩子們,孩子們無不高興得不得了。由於這些寶物隨時都可以憑空變化而來,而且可以不斷「練功」,提升其「能量」,完全不需任何本錢,所以我又稱其為「虛擬寶物」。

親愛的老師們,別懷疑您本身的法術能力,您真的比哈利波特的法力還要高強呢。不相信嗎?且聽我娓娓道來。

在我的班級裡面,有一種最珍貴、能量最高的神奇寶物,稱為「榮譽」。每天我都像個老巫婆一樣,嘴巴唸唸有詞,不斷地用言語說明,來強化「榮譽」寶物在孩子心目中的能量分數。透過我的三寸不爛之舌,每個孩子都期望能得到老師稱讚他是一位具有「榮譽感」的好孩子,擁有了這項超級寶物,彷彿就擁有超人一等的能量,連走起路來都有風。

透過我們的法術,我們還能變出「乖寶寶」、「用功」、「認真掃地」、「認真訂正」等等數不盡的虛擬寶物。隨著我們班級經營的需要,在適當時機拿出來給予孩子正面的加強。孩子們受到這類的獎勵,都會變得更為自律,也更有自信心。

可別以為這樣的把戲像是在「騙小孩子」。其實,我們大人世界又何嘗不是需要這樣的虛擬寶物。在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中,除了需求金字塔底端是屬於實質的報酬回饋外,較高層次的需求,無一不是如同「虛擬寶物」一樣,雖然是虛幻空有,卻又能夠實際發揮增強孩子正面行為的效果。

愛的力量

對於行為偏差的孩子,更應當善用這樣的方法,來給予孩子適當的鼓勵,引導他們建立自信。

我總是認為,在多數老師眼中的「問題孩子」,如果方法得宜,其實反而是很好帶的。正因為在這類孩子的成長經驗當中,受責備、受挫折可以說是習以為常,從來很少人願意賞賜給他任何的虛擬寶物。如果身為老師的我們,願意以更寬容的標準,賞賜給他一個意料之外的虛擬寶物,對他稚嫩的心靈而言,將會是莫大的鼓勵。他會為了呵護這份得來不易的寶物,而好好表現他爾後的行為。

愛的教育

學生就是欠罵?

子曰︰

道之以政,齊之以刑,民免而無恥。

道之以德,齊之以禮,有恥且格。

很多剛剛踏進教育界的年輕老師,滿懷著教育的熱忱,立志要用「愛的教育」來善待每一個孩子。但過不了幾個月,滿腔的熱忱便被殘酷的現實給摧殘得體無完膚。惡夢初醒,拭乾了淚水,新近老師們漸漸意識到:這群孩子對我們的愛心,似乎一點也不領情,相較之下,自己是不是太過一廂情願了些。

對於孩子的行為教育,有為數不少的老師習慣採取嚴厲的手段,來「嚇阻」學生的偏差行為,也就是比較偏向教育心理學中所謂「行為主義」論的觀點。根據我對這類型老師的訪查發現,他們之所以採取這樣的管教方式,粗略歸納起來,原因不外:

一、老師認為,小學生心智年齡還太稚嫩,根本聽不懂道理。所以老師們便主張由外在的規範,來形塑孩子的行為表現。

二、老師認為,其實孩子明明已經懂得是非了,卻偏偏「故意」犯錯,這種孩子就是欠罵、欠打,唯有加諸壓力,才能矯正他的行為。

類似這樣的觀點,似乎是教育圈內的主流聲音。彷彿老師不扳起臉孔,就沒辦法好好帶好一個班級。於是,許多老師們紛紛展開「變臉」行動,拉下臉孔來面對班上的孩子。

然而,事實的真相真的是這樣嗎?難道電影電視中,那種總是以慈祥的容顏迎接孩子,對孩子總是不厭其煩,循循善誘的好老師,終究只是虛構的劇情嗎?

在我帶班的過程中,我幾乎沒有罵過孩子。我的脾氣本來就不錯,或許是因素之一吧。但更重要的是,我認為老師動輒亂發脾氣,對孩子是個很錯誤的示範。如果說師生間好好地溝通,就能達到管教的效果,又何必一定要常常扳起臉孔來怒斥他們呢?

另一個更重要的因素是,我相信:人總是選擇他所認為的「最大利益」的方向去進行。

孩子們為何選擇表現出A行為,而非B行為,那是因為在他的心裡頭,認為選擇A的正當性或是利益將高於B,所以他會自然而然地捨B而就A。

舉個例子來說,對任何一個正常人來講,不分年齡、學歷、身份地位的差別,如果桌面上有一盤污泥跟一盤珍饈,再沒讀過書的人,數學每天考鴨蛋的人,也絕不會去吃污泥那一盤。這不需要任何的規定與要求,人們自然就會依他自己心中的那把尺所衡量出來的輕重,而做出最適當的選擇,這是人性,也是本能。

所以,我認為,身為老師的職責,不該像個警衛那樣,守在大門口圍堵監督著孩子,並不時耳提面命告知孩子:「要吃珍饈喔,不要吃污泥喔。」

我們所該做的是,以我們的專業素養,為孩子剖析任何一條路的利弊得失。我們只需要告訴孩子哪條路是「污泥」,哪條路是「珍饈」,孩子自然會去選擇的。沒有人會捨珍饈而吃污泥的,除非,我們根本沒將真理彰顯出來。

以偷竊事件的處置來講,我不認為揪出小偷並且給予懲罰是最迫切需要做的事。我更在乎的是,該名孩子能不能真切地從他的內心中體會到,偷竊的行為是何等的糟蹋自己的人格。

我會利用適當機會跟全班孩子說明:「如果,今天你偷了東西,就算全天底下都沒有人發現。但是,還是改變不了你是小偷的事實。有朝一日,一旦你當上了大官,那麼,你會是一位曾經當過小偷的大官。如果,你選上了總統,你將會是一位曾經當過小偷的總統……。這是非常嚴重的後果,這比被警察抓到毒打一頓還悽慘。因為,這輩子無論你走到哪邊,無論你做什麼職業,曾經當過小偷的這個記號,將永遠印在你的心裡頭。」

「如果說,你曾經因為不懂事而偷過別人的東西,希望你們能真心地悔過,自己對自己發誓:永遠都不會再做這樣的事。那麼,雖然你一輩子要背著小偷的記號;但同樣的,你也獲得了一個勇於改過的好記號。對於真心改過的孩子,老天爺會給你機會的,他會讓你的壞記號慢慢模糊掉的,就好像你完全沒犯錯一樣,獲得新的人生。」

「孔子的最偉大弟子叫做顏回,他的修養是不貳過,也就是不讓自己重複犯錯,希望你們也能學習這樣的精神,當個堂堂正正的好孩子。」

如果我們能夠將偷竊行為的不如,好好為孩子剖析清楚,就我個人帶班的經驗,偷竊事件是絕不會再度發生的。

我從不敢輕視孩子的學習與認知能力,孩子們事實上都非常的懂事。像上面這樣的道理,對高年級以上的孩子都已經能夠接受。我想強調的是,不要輕易責怪孩子太幼稚聽不懂道理。我想,身為老師的我們,更該反省的是,我們是否表達方法不適當,以致於孩子聽不懂,我們該試著用別種孩子能理解的方式,不厭其煩地為孩子反覆譬喻解釋,直到他們能領略為止。

子曰:「道之以政,齊之以刑,民免而無恥。道之以德,齊之以禮,有恥且格。」如果我們一貫以高壓手段管教孩子,當然很容易取得立竿見影的班級經營「績效」,但我認為這樣的結果是極其「表面」的。孩子在我們眼前迫於無奈,可能是表現得宜的,但一轉頭在我們眼光不及的樓梯角落,說不定又是另外一個我們無法接受的樣了。

如果適度揚棄由上而下的教條管教,改採跟孩子一起在過錯中反省思索,陪同他們建構出他們能夠認同且接受的真理,對孩子一輩子的人格養成,將具有扎根的作用。採取這樣的管教方式,或許在表面上,您的孩子會比前述威權方式的孩子,來得稍微調皮、鬆散些,但我們可以放心的是,這樣的孩子,他的性情會非常真實地呈現在你的眼前,他會是個人前人後都表裡如一的真實個體。

落實德育

老師失聲 秩序依然第一

畢業旅行出發的當天,我因為重感冒而完全「失聲」,一直到畢旅結束後才康復。由於我這位老師平常帶班就不算嚴格,所以本班孩子比起其他班級來說,還要來得更為活潑許多。在學校裡頭,本班孩子就常常到處跑跑鬧鬧的,由這班玩到那班;由這個學年玩到別的學年去。這下子,在級任老師嗓門掛病號的情況下,一定更難掌控了。

學年主任是那種一板一眼的資深老師,她的班級經營向來以「紀律嚴明」著稱。本班「活潑」的班風本來就常常引起她的側目,這下子她更緊張了,深怕我們班會在畢業旅行過程中給學年闖出紕漏。因此,她還特別前來「關心」我,問我需不需要幫忙。我客氣地回答她:「謝謝您!我想應該還罩得住的。」雖是如此,她還是帶著狐疑的眼神離開。

每逢畢業旅行,一定會有孩子闖禍的。這次有一位孩子二片腳指甲被飯店房間的門掀起,連夜急送急診。還有另一個迷路,差點找不回來的。不過,這二位都不是本班的孩子。非但如此,在畢旅最後一天,由各隨行老師共同打分數的總評比裡頭,本班還榮獲全學年秩序第一名呢。證明了本班是能收能放的班級。面對孩子們如此傑出的表現,我的心裡非常欣慰。為了獎勵孩子們的表現,我還特別宣布:返校後全班二次的國語抄寫功課,一律做彈性減免,以資勉勵。

落實道德與榮譽教育

本次孩子能有如此優異的表現,我想原因在於本班在平常的教學中,便非常強調公眾場合的禮儀教育。

在本班的教學中很少動用處罰,也鮮少喝斥學生。多是循循善誘,為他們講解人生的道理。我是一位十分注重道德教育的老師。雖然說我不會把孩子管死,但在關鍵的品德表現上,我卻十分地堅持。在平常的教學活動裡,只要有任何一個機會,我絕對會竭我所能地提醒孩子該如何表現正確的行為。

例如:有一次,幾個孩子聯手將班上一張將壞了的椅子支解掉。我的處理方法是:將「毀損公物」與「貪污瀆職」一起討論,以激發孩子的榮譽感。

首先,我要求這幾位惹事的孩子站起來,並開始訓斥:

「有一天老師回到家裡,收到一封從未見過的信件。信封表面沒有寫明寄信人是誰,只有斗大的幾個『司法院緘』的印刷字體。當時,我嚇了一大跳,以為發生了什麼大事。後來,我打開信件一看,才發現原來是我的一位朋友阿丁寄來的私人信件。

其實信件裡頭也沒什麼內容,只是通知高中同學會的舉辦。看來,阿丁至少挪用了近五十份司法院的專用信封,來寄出高中同學會通知。阿丁一定是對他自己能擠身司法院要職,覺得洋洋得意,特別用這種方式來讓大家知道。身為同學的我們,本當與有榮焉,但是看到他這種行為,卻又讓我們覺得不齒。孩子們,你們覺得阿丁做錯了什麼?」

幾位孩子紛紛舉手表示,阿丁犯了「盜用公務」、「貪污」、「假公濟私」等等的不當行為。接著,我對孩子說:

「身為老師的我,對於公家的物品看得比私人的物品還要來得寶貴。因為自己的東西弄壞了,也沒什麼大不了。但是,惡意損毀公家的東西,或是將公家的資源挪來私人的用途上,這都是非常地可恥的行為。這不是別人看得到看不到的問題,也不是處不處罰的問題,而是自己的寶貴人格將會被糟蹋掉,而遭到別人的輕視。

相信你們都不會把家裡的椅子拆成這樣子吧!這張椅子是公家的資產,你們這樣的行為,在某種程度上,跟阿丁沒什麼二樣。老師對這件事覺得很難過,我希望大家都是受人尊重的君子,希望你們以後不要再做出這樣的事了。」

我的習慣是不斷地強化孩子的「榮譽感」,讓他們能以懂得「自愛」及「自律」為榮。因此,在畢旅期間,孩子們多能懂得嚴守自己的份際。當在博物館參觀時,即使別班的孩子到處嬉鬧,到處拿著閃光相機猛拍。但本班的孩子卻都能依照平常在校的教導,安靜地欣賞展出,並依照國際禮儀的慣例,不拿出閃光相機拍照。在餐廳用餐時,也都能安靜地用餐,絕無一點喧嘩。尤其在團體集合時,本班永遠是最早集合完畢的一班。我想正是如此的自愛與自律,才能得到秩序第一名的殊榮。

軍事化管理 孩子不敢做自己

軍事化的管理風格,雖然能收到立竿見影的班級經營成效。但是,孩子們卻也容易被管「呆」了。學年主任的班級由於紀律甚為嚴明,因此孩子都非常地守規矩。但在某些老師沒有明確規定的事項上,卻容易無所適從。

或許是長期被箝制慣了,連在畢旅的狂歡晚會中,他們都還是最靜默的一群。我偷偷觀察該班,發現他們不斷打量級任老師的眼色。試圖從老師的表情及眼色中,窺伺老師的意向。在老師沒有明確下令之前,哪怕連校長、主任們都已跳得渾然忘我,各班孩子都快將屋頂掀起之際,他們都還是不敢輕舉妄動。

我覺得,與其僵化地制訂大小規定,在一切細節上都限制住孩子。倒不如為他們指出幾個大的原則。只要幾項重大原則不要逾越,時刻記得要維護團體以及個人的榮譽。這樣孩子才能夠學會如何自愛自制,也才能夠因應未來千變萬化的社會生態。

牧羊犬論

在之前的文章中,我曾經提過:在有一屆帶班的畢業旅行期間,我雖然全程重感冒,導致喉嚨完全失聲,但本班常規依然維持得很好。甚至在畢旅最後一天,經由訓導處老師們的評審,本班還勇奪全學年秩序第一名呢。能夠得到這樣的好成績,歸功於本班採取「牧羊犬」的策略奏效,才得以在外地還能掌控孩子們的秩序。

我總覺得,老師的角色有點像「牧羊人」,當然全班孩子就是那堆永遠搞不清楚狀況,東奔西跑沒定性的「羊群」囉。牧羊人才隻身一人,除非有如同孫悟空那般,能夠隨時拔起猴毛,變出分身的功夫,不然是絕對應付不了三十幾隻毛毛燥燥的羊兒。加上我嗓門不大,人又不兇,實在很難掌控得了孩子。在這種情況下,協助牧羊工作的「牧羊犬」就很重要了。我挑選了二位孩子當我的牧羊犬,協助我管理其餘孩子。一位是本班黑白二道共主的班長「老薑」(化名),另一位則是本班黑道老大「老蒜」(化名)。

我在六年級才接下本班,在我接手之前,老薑已是本班一言九鼎的共主了。開學沒多久,有一位同學帶著老薑私下來見我,為我介紹說:「老師,我為您介紹本班的老大—老薑。」我看了看,伸手搭了老薑的肩膀,跟他說:「從今天起,你降級當老二。」(言下之意,新任老大只能有一個人,那就是老師我親自擔任!)收了這位大哥級的孩子當「手下」,帶起班來真是順利。尤其在下學期老薑被全班公推為班長,更是讓全班唯他命是從。

聽起來,我這位老師好像很「黑」,其實不然啦。事實上,我是一位很和藹的老師,全班孩子們都非常喜歡我。老薑也是在這樣的「德政」感召下納入麾下的。老薑也不是什麼蠻橫的流氓,其實他功課非常好,做事很有原則,人緣又好,天生散發一種領袖的魅力,因此自然成為本班武林盟主。

至於老蒜可真的是不折不扣的殺手型或護法型人物。剛剛接手本班,確實有點頭痛。他是班上唯一二位敢當面頂撞我的孩子之一。但脾氣溫和的我,卻也不跟他們計較,依然疼愛他們,一如其他孩子一樣。大概一個月以後,這二位孩子都溫馴得像小綿羊一樣了。

老蒜從小到大都是被老師排斥,列入黑名單的人物,擔任具有榮譽象徵的幹部,根本輪不到他。但我卻特別拔擢他,讓他擔任本班重要幹部,甚至外派到次一個學年服務。老蒜也沒讓我失望,都表現得非常好。在這樣的鼓勵之下,他在各方面都有非常顯著的成長。老蒜由於一向是愛打架的那種孩子,嗓門也很大。所以擔任班級幹部,孩子都怕他幾分。他的這種特質讓我相中,特別要他在畢旅期間協助我管理班上秩序。

我的感冒嚴重到即使拿起麥克風,也根本講不出聲音來。如果我發現在上一個行程,孩子們的表現讓我不夠滿意,我就會在遊覽車上把班長老薑找來,把我要對孩子訓斥的話要他轉達。老薑天生的領袖氣質,講起話來帶有威嚴,馬上就能給孩子一股壓力。孩子們在得到這個訊息後,都能得到有效的改善。

在下車往目的地行進期間,我會要求老薑走在前面,老蒜跟我走在後頭押陣。只要有同學脫隊,或是隊伍排歪了。老蒜馬上在後面拉開嗓門,大喊:「喂!前面的某某某,走好喔!」不愧是「黑道老大」,命令起來果然威風,前面的孩子馬上很識相地走好。我就在老薑、老蒜這二大護法的協助下,順利完成畢業旅行,得到圓滿的結果。

孩子們都各自具有他們的天賦,端視老師懂不懂得去包容他們的缺點,以及發掘出他們不為人知的潛力。如果能夠善於發掘班上的人才,並給予重用,不但老師能夠很輕鬆地帶班,更能夠給孩子很大的鼓勵。國民教育並非精英主義教育,我們應當給予每個孩子同等的機會。只要老師肯多付出一點關愛的心,任何一位孩子都會有讓您意想不到的成就的。

放慢節奏

荒腔走板的處女秀

還記得那年在師院國小師資班修習教育學分期間,因為數學科教材教法的課程需要,我們每位同學都得被安排到隔壁的師院附小進行試教。這是我生平第一次站上講台面對小朋友上課。在這之前,我們同組的七位同學們大約花了整整三個禮拜的時間,甚至放棄假日,不斷地聚會討論試教的方式,並且協力製作了許多豐富的教具。

時間過得真快,很快就到了試教的日子。由於同一堂課試教的實習老師眾多,所以我們得輪流上台,以接力方式完成整堂的數學課。雖然我只分配到短短的十分鐘試教,結果卻是慘不忍睹。當時是寒冷的十二月天,外頭的天氣其實很冷,得穿上厚厚的外套。但站在講台上的我滿腦筋空白不說,身上所穿的衣服早已完全濕透。

或許是這些早已被試教成「精」的小朋友,一眼就看穿台上這個傢伙是隻未出江湖的菜鳥。他們根本不把我當一回事。吵的吵,鬧的鬧,要他們動手操作,他們索性把教具當玩具便玩了起來。更過份的是還有同學逕自追逐起來,甚至還玩鬧推倒在地上。而他們的級任老師只顧低頭改他的本子,索性將整班都交給我們當實驗的白老鼠了。我望著後面牆壁那端整排站著的教授以及同學們,壓力實在很大。還好慈祥的教授可能是見多這樣的場面了,她只是對我投以鼓勵性的微笑,讓我有勇氣繼續苦撐下去。

明明在事前演練足足十分鐘的教材,或許是因為太緊張了,不到五分鐘我就把課程給糊里糊塗給上完了。這時後面站著的同組同學趕緊提醒我:「趕快發問呀!順便發獎勵品呀!」我因此即興想出一些題目,讓孩子們舉手回答。孩子們七嘴八舌、鬧哄哄地回答完畢,就鼓譟著要獎品。我拿出預備的鉛筆發給他們,竟然馬上有小朋友站起來大聲地指著我罵:「豬頭!什麼爛獎品!」……

上面這樁糗事,講起來真的是丟臉丟到家。我之所以敢那麼厚臉皮地提出來,是想安慰一下現在還在苦海沈浮的菜鳥老師們。有些天分比較好的老師,可能一進入校園職場教書,便能快速上手。然而,不少老師都得經過這樣或常或短的陣痛期,在飽受折磨之後,好不容易才熬出經驗。希望大家能互相勉勵,對於一時的表現不好,千萬不要太自責,也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。總是趕快找出問題所在,盡快解決便是。

  兵荒馬亂的代課抵實習

上述的慘痛試教經驗,似乎沒讓我學到足夠的教學技巧。我想主要原因應該是在於我是半途出道的,並非正統師範體系出身,短短一年的師院進修,所獲得的教育專業技能著實有限。總是比不上長期浸淫在教育體系的正統師範生。

從國小師資班結業之後,我順利考上某國小擔任五年級的級任老師,開始了為期一年的代課抵實習。開學第一天,首先要依著學生的名冊,到四年級原班級將學生帶到新的班上,在這個階段看來還算平順。等到學生都已經帶回班上,緊接著就要開始宣布學校所規定的種種事情。從此以後,種種狀況便開始出現了。

我想,可能因為自己沒教學經驗,因此沒辦法有效掌控全局。孩子們因為才剛剛從新班級來,還沒形成一股新的勢力,因此只有各自熟識的孩子倆倆竊竊私語,但畢竟也是有點嘈雜。我就在這樣的情況下開始宣布注意事項,可能是因為孩子有點吵,加上我從來沒有大聲講過話,竟然在短短不到廿分鐘的時間內,我的喉嚨就已經開始沙啞,幾乎發不出聲音了。

那一瞬間,我的心裡真的覺得很沮喪,我心想:「今天我也沒太大聲吼叫,只不過是宣布幾樣事情罷了,結果喉嚨竟然就沙啞了,接下來的日子可怎麼辦?」因為沒聲音了,當天的班級經營也沒辦法有效進行。就這麼亂七八糟地度過了我正式教書生涯的第一天。

放慢節奏 立即處置

在此,除了將自己的荒唐經驗寫出來以外,也要順便提出我在幾年教書經驗後,對照提出的解決方案,以供目前初入教育圈的菜鳥老師參考。如果您也面臨上述的情況,其實根本不用多話,先殺雞儆猴一下,再接著進行後續的其他動作。

例如:如果有孩子膽敢在第一天開學就吵鬧。您就用嚴厲的口氣說:「來!全班通通站起來!右手指伸出來放在嘴巴上,有人再講話,今天就這樣站到放學為止!」用類似帶點嚴厲口吻的方式,快速地將班上秩序控管下來。接著,您不妨把要宣布的事情用板書寫在黑板上,而不要用口頭講的。在您轉過去寫黑板的時候,一定有學生會開始講話。您就慢慢地把粉筆放下,轉身過來,問:「誰再講話!等一下別人抄一遍,講話的人抄十遍!」(當然我們不會真的願意去處罰他的,主要是希望唬唬他們,達到安靜的目的就算了。)

總之,把步調放慢。每次有學生開始吵鬧,就把節奏停下來,馬上做處理,讓班上在一開始就養成好規矩。寧可在開學的前幾週,甚至開學的前一個月,花足夠的時間讓班級經營穩定下來。而不必急著進行各種教學活動,這樣對班級長期的教學將更有幫助。

論體罰

  有心人不宜渲染體罰

幾個月前某教育團體發表一份調查結果,表示台北市國小的體罰情況依然嚴重。那時,我們一群國小老師們看到這則報導,都嗤之以鼻,直呼該調查結果不符合事實現況。任誰都知道,這個年代已經沒有幾個國小老師真的「敢」動學生了。

我實在不太願意主動將「體罰」問題,提出來檯面上做討論。因為,我覺得在台灣的國小校園裡,體罰已經很罕見了。雖然沒有經過正式的調查,但我相信起碼在台北市部分,國小體罰的情況應該少之又少。尤其是年輕老師受到近十年教改風氣的薰陶,更不太可能去打孩子。

一直以來,報紙上不時有某某老師因為不當體罰學生,而被家長控告的報導。這些老師大都落得道歉賠償,甚至吃上官司的狼狽下場。這些校園事件報導,彷彿就像是在警告我們其他老師:「不要動手體罰學生喔!不然下一個出事的就是你!」。試想,身為老師的我們沒事幹嘛找自己麻煩呢?連罵個孩子都有可能被控告到教育局去了,誰還敢真的動手打學生呢?

如果我刻意把「體罰」又提出來,就會造成一種印象,彷彿大部分國小老師們都還在體罰學生似的,這可犯了栽贓抹黑全體老師的大罪。因此,我要將本文的討論範圍做個限定。毋寧說本文要探討的是老師們可不可以體罰,不如說是將範圍鎖定在極少數還存在的體罰個案,或是探討那些還在對老師施壓,要求老師必須體罰學生的家長之上。

  家長要求體罰 反而才是問題

隨著教改的推動,我覺得適應最不良的,不是老師,也不是學生,反而是那些習慣拿成績高低來評斷孩子學習成效的家長。老師如果老老實實地按照課本教學,馬上就要被家長拿來跟補習班比較,批評我們把學生給教笨了。事實上,建構式教學法的精神並非錯誤。補習班的填鴨式教學法,都是著重在解題技巧、背公式、記題型。補習班急功近利的作法,其實是非常違反科學教育的精神的。

我們都知道在現實的生活情境當中,有很多遇到的問題都是沒有「題型」可言的。站在培育一個獨立個體的角度上,我們本來就該以建構主義的精神來教導孩子。或許台灣在推動建構式教學,還有很多缺失有待調整,但絕不該因噎廢食,走回填鴨的老路。

體罰也是附屬於過去填鴨教育下的的產物。過去的老師、家長為了壓榨出孩子的成績,幾乎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,我們也都是在老師教鞭之下長大的。直到現在,還是有不少家長希望老師能夠「愈兇愈好」,最好是能夠以體罰的手段來教導學生。這類家長的要求,相信會對老師產生不小的困擾。

處罰絕非必要 老師應先自省

我是很不願意去處罰孩子的。我教書以來都不曾動手打過孩子,甚至於像抄寫生字等較重的處罰,一年之內大概也動用不到一次。我不願去處罰孩子的原因有以下幾個:

其一,由於班級事務繁忙,老師一旦忙了起來,常常沒辦法去貫徹執行發佈出去的處罰命令。結果常是守規矩的孩子受到處罰,而心存僥倖的學生則經常能混了過去。事實上,老師真的沒太多心力去追蹤孩子是否真的完成被處罰的項目。機靈的孩子抓到這個漏洞,幾次下來含混過關,對老師的威信而言其實是有很大的傷害。

其二,如果被處罰的孩子總是那幾個,其實對孩子的心靈而言是有很大的傷害的。我也不禁質疑,難道功課不好或行為表現不佳,就該被處罰嗎?在低成就及行為偏差的背後,常常隱藏非常複雜的成因。如果我們不試著去根治其成因,而只是消極地用治標的方式施以懲罰,這樣是否反而對孩子產生反效果?

其三,我不認為在國小階段,孩子的過錯會嚴重到需要加以嚴懲。關於這點,一定有老師會反駁:「那是你運氣好,沒遇到真的壞透的學生。」事實上,我常常接手那種出了名的「大尾」學生,而且一個班上還常常不只一隻。這類學生從小一入學以來,一直都是父母老師心中的頭痛人物;但在我手中卻總能將他們輔導成功。我覺得老師在面對教不來的學生時,要先反求諸己,先認為是自己不會教導,而不是一口咬定是學生不受教。唯有秉持這樣的反省態度,才不會輕易犧牲了孩子的受教權,對老師自己的成長也才有所助益。

找出學生問題

其實我也不是那麼反對體罰。如果體罰確實能夠對孩子的課業或行為有所幫助,更重要的是絕對不會有嚴重的負面作用,那我是支持體罰的。但站在實務面考量,上述的理想談何容易,職是之故,我個人寧可完全揚棄體罰,而改以班級經營的手段,來達成我對孩子的要求。

但畢竟無論是體罰或是班級經營,都還是表面的治標。我覺得老師應該多花點心思,去找出孩子外顯問題的背後原因為何,再從根本處加以斧底抽薪。如果說問題是出在學生或其家庭,則應施予輔導而非懲罰;如果問題的癥結是出在老師的教學不力或班級經營不佳,而導致學生有種種問題出現,這樣還去處罰孩子,就實在太說不過去了。

霹靂手段

很多奉持「愛的教育」理念的新近老師,常常會遇到孩子們不聽管教,全班鬧烘烘的窘境。而這樣的班級狀態,常常也會招惹來校長、教務主任、科任老師、學年老師以及家長的進入「關切」,這對老師來說會造成一股很大的壓力。嚴重一點的,還會遇到家長們私下進行串連,甚至透過議員要求撤換老師。

在日復一日承受如此巨大的壓力之下,有些老師便會下定決心收起慈祥的面孔,展開「變臉」的行動。然而,精明的孩子們似乎早已看透老師的底牌似的。在老師正當大發雷霆,咆哮訓斥的當下,他們或許會稍微安份個幾分鐘,但不消幾分鐘,便又故態復萌,彷彿什麼事情也沒發生過似的,班級再度陷入一片混亂之中。這會讓老師極度地沮喪,彷彿自己的一片愛心全被這群孩子給糟蹋了。很多老師在受到這樣一連串的打擊之後,都會失去了自信心,不禁質問自己:「我是否還適合當個老師?」「我是否該趁早另換職場?」

在此,我想鼓勵正面臨這樣困擾的老師們:不要氣餒,這只是短暫的現象罷了。最長不用二年,您一定可以找出解決方法的。只是,我更希望大家所找到的方法,不是讓自己搖身一變成為晚娘面孔。其實,我們還是可以繼續當個慈祥可親,言語輕軟,讓孩子們覺得如沐春風的好老師的。至於該怎麼辦到,以下提供個人經驗,供各位參考:

■  不要動氣

不管孩子再怎麼皮,再怎麼沒規矩,請您不要為此而輕易動氣。我總覺得,教育的目的是以能矯正孩子們的偏差行為,並引領他們追求榮譽感為主。至於孩子們給我們惹什麼麻煩,或是讓我們下不了台等等,都只是不足為道的小事罷了。有時,當我站在講台上,面對孩子當場給我難堪,當面頂撞我的情況。在我腦海第一個閃過的念頭不是「你這小鬼竟然敢給我難看!」我反而是刻意讓自己不要產生情緒,讓自己能在那當下冷靜地用極有限的時間,來思索該用怎樣的言語來引導他,讓他接受我的教導。愈是在那樣的當頭,老師愈是要沈得住氣,並且要講出合乎邏輯、沒有情緒的道理,來引導他們。

■  另類班級經營技巧

面對班級秩序失控,孩子的規矩不好,老師不一定得咆哮課堂,或是動用嚴刑峻法才能夠讓孩子們就緒。其實,老師可以心平氣和地使用一些班級經營的小技巧,就能夠讓孩子對老師有所顧忌,不敢太過放肆,而讓班級秩序維持一定的穩定。以下提供幾種方法,供諸君參考:

口令化

當碰到孩子們烘亂無序,難以管理,任憑老師叫破喉嚨嘶吼,也無濟於事時,不妨改變一下策略。如果遇到類似的問題,我建議應該適當地約束孩子們的個人行動自由,改採取團體行動的方式來加以管理,並且要用事前約定好的簡潔口令來明確下達指令。舉凡孩子們到外掃區打掃、上科任課等,都可以用這種方式來管理。

以上科任課為例,可以挑選一位幹部上台,依以下口令要求全體孩子。首先,幹部要求:「全部趴下!」。等到全體都趴在桌面,並保持安靜後。接著喊:「一!」,這時全體孩子聞聲起立。如果有人動作太慢,要求重複前一個動作。當全部都起立,並已經安靜了,接著喊:「二!」,聽到了這個口令,全體孩子自動將椅子推入。這時候幹部根據孩子的秩序狀況,一一唱名出去排隊:「第一排!」「第四排!」……。到了走廊之後,接著按正常口令整隊後,帶往科任教室上課。

至於到外掃區打掃,前往掃區的時候也是帶隊前往。掃完的人不得直接離開,必須拿好掃具,在一旁排好隊伍,等到全體都打掃完畢,並且通過衛生幹部的檢查後,才統一依口令帶隊回來。

以上這些班級經營辦法,是我接下一個後母班時,前任老師所留下的。我覺得這套制度非常好用,這會讓孩子不至於亂成一團,對於班級常規的穩定很有幫助。老師們不妨適應自己的需要,加以修改應用。

強迫休息

每天的第二堂下課時間是本校課間操時間,全校的孩子都要到走廊上隨著音樂作操。我從教室裡頭望出去,本班孩子懶懶散散,甚至聊天做自己的事。我走了出去,要求他們好好作操,他們竟然也不理我。看到這樣的場面,我心想既然喊不動,不妨先來個按兵不動。等到作操音樂一結束。我便要求全體孩子一一回到教室,然後用不疾不徐的口氣,就對全班宣布:

「各位同學,辛苦了。剛剛老師在外面看到大家作操的情況,似乎沒精打彩的,連我要大家認真一點,大家還是依然如故。我在想大家可能是昨天晚上太晚睡了,肝功能受損,導致疲勞,以致於今天精神不好,沒體力作操。老師最體恤大家了。為了大家的健康著想,現在全班立刻趴下,好好利用下課時間在座位上休息,養好精神。」

這時候,如果有人還敢觀望,我立刻就會說:「晚上沒有睡好,肝火旺,白天就會很興奮,連趴都趴不下。遇到這種情況,休息十分鐘恐怕是不夠的,可能需要連休二個下課時間。」聽到老師不懷好意的這樣講,「咻」的一聲,全班像躲空襲似的,立刻整整齊齊地趴好,誰也不敢亂動一下,深怕「疼愛」他們的老師還要要求休息更多個下課時間。從那次以後,再也沒有人敢不認真作操。

面對班級經營的困境,動輒亂發脾氣,怒罵學生,或許能收到立即的成效,但負面的傷害卻也同步造成。老師在面對這類問題時,務必要沈得住氣,其實只要掌握孩子們的心理,切中他們的要害,在需要時加以剝奪,孩子們還是會乖乖就範的。這類班級經營手段,雖然比較和平,但我還是不主張常常用這種方式來管理孩子。無論哪種處罰方式最好還是像尚方寶劍一樣,在絕對需要的時候才請出來,平常還是以關愛呵護他們,並協助孩子們養成自律自愛的教育為宜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hgshere 的頭像
    ahgshere

    花茶的家

    ahgshe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